高血压能喝什么米汤?
高血压病人吃饭关键是“盐少、油少、钾多、纤维多”,靠管住钠的摄入、减轻血管负担、补点矿物质来稳住血压,米汤就是常见的稀的主食,用大米或者小米这些粮食熬出来的,它本身没有油还容易消化,不过不同的米、熬的办法还有加的东西,都会影响它对血压的作用。
一、首先推荐:钠少钾多的粮食熬的米汤
1. 小米熬的米汤(什么都不加的)
小米里钾多(每100克差不多有284毫克,比大米的103毫克多好多),钾能让钠排出去,帮忙平衡身体里的电解质,这样就能帮着减轻血管压力,同时小米里镁也不少(每100克大概107毫克),镁能让血管的平滑肌放松,让血管弹性变好,对稳住血压有好处。
2. 燕麦熬的米汤(或者燕麦片熬的粥汤)
燕麦(或者燕麦米)大家都觉得是“健康粮食”,里面有β - 葡聚糖(一种能溶在水里的膳食纤维),能把肠道里的胆固醇吸住,让它排出去,能间接减少血管硬化的风险,同时燕麦里钾含量(每100克差不多356毫克)比普通大米高很多,而且升糖指数(GI值)不高,能帮忙控制血糖的波动(高血压经常和代谢综合征一起出现)。
二、小心选:得控制量的普通大米熬的米汤
大米熬的米汤(精白米熬的)是最常见的米汤,可它营养不咋地——加工的时候把含钾、镁、膳食纤维的米糠和胚芽去掉了,就剩下主要是淀粉的胚乳,钾含量每100克只有103毫克左右,而且基本没有对血压好的活性成分,不过要是病人习惯喝大米熬的米汤,可以选什么调料都不加的(别做成“咸米汤”,也别加酱油、味精),而且一次别喝太多(一次不超过200毫升)。
三、不推荐:盐多油多的“味道重的米汤”
1. 咸米汤(加盐或者酱油的)
以前的饮食习惯里,有些人喜欢在米汤里加盐或者酱油调味,可高血压病人得严格控制钠的摄入(每天盐不能超过5克,差不多相当于2000毫克钠),每1克盐就有400毫克钠,要是在米汤里加1小勺盐(大概5克),一下子钠摄入就超了,直接让血容量变多、加重血管压力,
2. 油多的米汤(加动物油或者骨头汤的)
要是在米汤里加猪油、牛油或者熬好的高汤(像骨头汤、鸡汤),虽然喝着香,可这些油里饱和脂肪酸多,会让动脉粥样硬化,间接让血管弹性变差、血压升高。
高血压病人适合喝用小米、燕麦、荞麦这些钠少钾多的粮食熬的什么都不加的米汤,这种米汤里钾、镁、膳食纤维这些好东西多,能帮忙调节电解质平衡、改善血管功能,精白米熬的米汤得小心选(别加盐,少喝点)咸米汤、油多的米汤还有甜米汤千万别喝,科学选米汤,再加上少吃盐、经常运动,才能更好地稳住血压,保护心血管健康。